是的,千足金是纯度极高的黄金,但其并非100%的绝对纯金。根据现行国家标准,千足金指含金量不低于999‰(即99.9%)的黄金饰品材料。虽然它常被俗称为“纯金”,但严格意义上,黄金纯度达到100%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现。本文将深入解析千足金的特性、标准演变及与其他黄金类型的区别,助您全面了解黄金纯度的奥秘。
千足金曾是中国黄金市场的主流分类之一,其“千足”代表含金量达到999‰。2016年起实施的国家标准《GB 11887-2012》修订版中,取消了“千足金”“万足金”等纯度命名方式,统一采用“足金”作为黄金饰品的纯度标识,并规定含金量不低于990‰即可称为足金。但市场上仍习惯用千足金指代高纯度黄金。
千足金的黄金含量为99.9%,其余0.1%为银、铜、镍等微量元素。这些微量金属的存在并非缺陷,而是为了增强黄金的硬度和耐久性。完全纯净的黄金(理论100%)质地过软,难以塑形且易磨损,不适合日常佩戴。
万足金(含金量999.9‰)的纯度略高于千足金,但两者差异微小。2016年后国家标准已不再认可万足金作为官方分类,市场上若出现此类标识需谨慎辨别。
黄金提炼技术虽日益精进,但受限于物理和化学原理,完全去除所有杂质极难实现:
2025年的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方式辨别千足金:
因其高纯度与保值性,千足金主要应用于:
为保持千足金的光泽与价值,需注意:
不会。黄金化学性质稳定,不易氧化或腐蚀。若表面变色,多因沾染污垢或与汞发生反应,清洁后可恢复光泽。
视需求而定:千足金侧重保值和传统寓意;K金(如18K金含金量75%)硬度高、设计时尚,适合日常佩戴。两者无优劣之分,仅适用场景不同。
根据国家标准,此类标识已不符合规范。但部分商家可能仍用“万足”作为宣传用语,消费者需以检测证书的实测纯度为准。
国际金价为基础,加上工艺费、品牌溢价等。2025年可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每日报价参考基准价格。
可送至专业金店进行整形加工。但因材质较软,修复后可能留有细微痕迹,需由经验丰富的技师处理。